助力脱贫攻坚丨聆听来自高山峡谷的期盼

发布时间: 2018-12-03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是我党向全世界做出的

郑重宣言,也是中国交建、中交疏浚作为中央企业必须担当的重大政治责任与历史使命。

 

    11月22日至28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中国交建定点扶贫单位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中国交建、中交疏浚两级集团特邀对口扶贫地区云南怒江州和新疆英吉沙县的19名基层党务干部赴天津参加了公司举办的2018年党群干部培训班。

 

    培训期间,本报记者有幸采访了这19名基层党务干部,聆听了一段段充满浓郁乡情与乡愁的讲述,深切感受到了祖国边疆所经历的伤痛,正在发生的蜕变,以及当地人民对于摆脱极度贫困、开启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求。

 

来自高山峡谷的期盼

专访中交疏浚2018年党群干部培训班云南怒江州贡山县参训干部

2.jpg

云南怒江州和新疆英吉沙县参训干部合影

 

    独龙族、傈僳族、怒族、白族……在中缅边境云南西北部,生活着这样一些特殊的少数民族,他们世代居住在怒江两岸的高山峡谷上,崇拜自然神灵,信奉原始宗教,以自耕自织的彩色麻布为衣,靠采集与打猎为生。

 

    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少数民族从刀耕火种、木刻或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一夜间”跨越其他民族上千年的发展历程,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又被称之为“直过民族”。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扶下,他们的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但直到21世纪初期,他们仍处于现代文明社会的边缘,其中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极度贫困。

3.jpg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这句话,可以准确地概括我们整个怒江州的贫困现状。”来自怒江州贡山县委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李玉梅是白族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怒江州的扶贫工作没大规模开展前,当地百姓住的地方不通水、不通电、不通公路,又闭塞又落后。”她向记者这样讲述道。

 

    作为国家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怒江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上甘岭”,下辖的泸水市、福贡县、兰坪县、贡山县等4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为38.1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李玉梅所在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于1956年10月成立,面积约4506平方公里,下辖2个镇3个乡,分别是茨开镇、丙中洛镇和捧当乡、普拉底乡、独龙江乡。截至目前,全县约3.5万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06户1029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分布在26个深度贫困村中。

6.jpg

贡山村落

 

    此次与李玉梅一同到天津参训的贡山人,还有贡山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李春和贡山县委宣传部副主任科员高琼仙。三人虽然来自同一个县城,却分属于不同的少数民族,对于当地的贫困根源有着不同的体悟。

 

    “我是傈僳族人,土生土长的贡山农民,参加工作后也去过扶贫工作做得比较好的江浙一带考察,但那里的模式在我们县行不通。”李春感慨地说道,贡山县由一座座海拔2000米到5000米不等的高山构成,山高坡陡、沟谷纵横,导致这里环境封闭,经济上缺乏工业及大中型企业的支撑,百姓又散落在各座山村,难以形成集聚效应,能够发展的产业十分有限。

 

    独龙族人高琼仙则是一名高材生。她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家乡工作。她所在的云南贡山是全国唯一的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也是集边境、山区、贫困、民族、宗教“五位一体”的特殊县。在她看来,严重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当地人根深蒂固的“峡谷思维”制约了贡山的发展。

7.jpg

独龙江边的贡山村落

 

    “我们怒江州目前只有一条公路可以通往外界,而且公路还是单车道、非高速路。2017年起,这条长约200多公里的路开始扩建为双车道,我们把它叫做‘美丽公路’工程,预计2019年能够通车。由于还在修路,我们这次到天津培训,先要坐近10个小时的车下山,到达州府泸水市六库镇。第二天再坐近10个小时的车到昆明,从那里坐飞机到天津。前后用了3天,这已经是非常顺利的情况。”谈到贡山贫困的根源,高琼仙首先想到了交通,“在乡里还没有安装电话、没有信号和网络之前,大家都是靠放烽火来联系的,因为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可能要走一个星期。”

 

    落后的交通基建设施又间接导致了当地教育的落后、人才的匮乏。1998年,高琼仙在独龙江乡念小学四年级,那时乡里到县城的公路还没有修通,独龙江乡也因此成为了当时唯一一个没有公路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在那一年,身为教师的父亲让她转学到了贡山县城。学校9月份开学,父女俩8月底就出发了。“爸爸背着我,背着行李、被褥、吃的,每天从早走到天黑,一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到一个地方就搭帐篷休息,第二天再继续赶路,这样走了3天才到县城。”她回忆说,独龙江乡每年12月到次年6月会大雪封山,后来她在县里念小学和初中、到州里念高中,每年都只能回一次家。

 

    即便如此,当地的许多孩子也没有高琼仙那么幸运。“我们乡四面环山、交通不便,百姓的思想很封闭,加上基础教育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孩子出去读书的机会少,渐渐就形成了一种‘峡谷思维’。就算是已经到了县城念书的孩子,大多也会因为封山、想家、贫困等原因而辍学。尽管现在村村通了公路,政府也强制推行了14年义务教育,但是整体的教育质量还是比其他地方落后,能考上大学的就更少了。”她遗憾地说道。

 

 

行进在脱贫攻坚路上

 

    怒江州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这条全长3240公里的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西藏、云南两省,最终注入印度洋。在云南境内,它切开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依次蜿蜒穿过贡山、福贡、兰坪、泸水4个县(市)奔流南下,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沟壑。

8.jpg

怒江大峡谷

 

    “这就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最原始古朴的怒江大峡谷。它是我们独一无二的自然遗产,也象征着我们独一无二的贫困状态。”李玉梅坦言,中国“直过民族”脱贫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但无论如何,他们正在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把家乡建设好,把家乡生态保护好,力争与全国人民一道打赢这场精准脱贫的攻坚战。

 

    “其实通过这几年中央政策、地方政策的积极引导,来自于广东珠海市以及像中交集团这样大型央企的对接帮扶,如今的贡山相比五六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2017年有5个村脱贫,2018年预计有9个村会脱贫。全县现在最大的任务,是根据‘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2019年底让全县26个行政村全部脱贫,在整个怒江州率先实现脱贫出列。”李玉梅介绍说,“两不愁,三保障”是国家确定的“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贡山目前正通过各种途径加快脱贫进程。

 

    对此,分属不同工作系统的李春有着切身体会。“脱贫攻坚是目前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那里的基层单位都有对应的帮扶村,每位乡镇干部身上都至少有5个建档立卡户联系点。”他边说边拿出了手机,向记者展示他去联系点调研时所拍摄的照片。

 

    “我们县总工会结对帮扶的是普拉底乡腊咱村,在全县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我个人是分到了村里的一个小组,也就是一座山,山里都是土路,又很陡峭,一到雨季或者下大雨就会发生滑坡和泥石流,只能徒步走上去。”说罢,他找到了几张照片,只见泥泞的土路上全是巨大的石块,挡住了车辆前行的道路,他的同事正沿着陡峭的山路继续往高山前行。到了联系点,只见村民住在由木头与木板搭建的原始木楞房里,房子建在陡坡上,一半处于悬空状态,仅由几根木桩支撑着。

9.jpg

原始的木楞房

 

    为了积极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贡山陆续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安居房建设等民生工程。李春联系的普拉底乡腊咱村上就有两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分别以对口帮扶单位中国交建与珠海市金湾区命名。其中,中交小区危房改造项目于2017年启动,由中国交建出资400万元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示范村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预计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当地769名(240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生活居住条件。

 

    “由于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以及历史原因,也有村民不愿意搬到山下的集中安置点。村民有顾虑和担心,比如搬下来后吃什么、靠什么生活,毕竟他们的土地还留在山上。”李玉梅回忆起了自己在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时遇到的情况,“不管路上多艰难,我们都要赶到村民家里,为他们解读国家政策,算好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等生活的‘七笔账’。渐渐地,村民也开始接受、愿意搬迁了。”截至目前,贡山县已实施完成丙中洛镇、捧当乡的整乡(镇)推进项目,实现整村推进33个、易地扶贫搬迁2565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安居房建设1333户,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41万人,贫困发生率也下降到了26.3%。

10.jpg

独具民族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在此期间,贡山县政府还结合当地沿边沿江的自然地貌和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特殊县情,启动了生态扶贫工作,为村民提供了森管员、护林员、护边员、河道管理员等工作岗位,每位村民每月收入约800元。同时,也为村民安排了县政府力所能及的技能培训,重点教授生态产业、绿色养殖、林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方面,中国交建重点参与了贡山县中华蜂产业园区项目的建设。考虑到怒江州森林覆盖率高、一年四季鲜花盛放,具有得天独厚的养殖中华蜂的自然条件,而地方政府及百姓又有发展“甜蜜事业”的传统和热情,但由于养殖技术落后,蜂蜜产量低,销售渠道单一,难以形成产业规模,中国交建经与贡山县政府研究商议,与贡山县、青岛姜岐中华蜜蜂研究院共同成立了集养殖培训、生产、加工、销售、科技研发、产品及文化展示、特色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全产业链蜜蜂产业园区。其中,中国交建出资500万元,由贡山县政府作代表,占股49%;青岛姜岐中华蜂研究院出资200万元加技术入股,占股51%。规划中的贡山县中华蜂产业园区占地约26.26亩,分四期建成,含加工厂房、人造景观、酒店和会议中心,一期加工厂房即将于2018年年底完工。

11.jpg

中华蜂

 

    在贡山境内,既有巍然耸立的碧罗雪山、高黎贡山、担当力卡山,又有怒江、独龙江深嵌其间,总体呈“三山夹两江”的高山峡谷地貌,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1170米,巨大的海拔高差形成了整县“山脚春意浓,山顶冰雪寒,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气候。鉴于特殊的自然环境,贡山县政府正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和生态产业。

 

    “旅游产业方面,因为修建美丽公路,便捷的交通网络还没形成。但在生态产业方面已有很大的改观,目前初步培育了草果、重楼、羊肚菌、山药等特色农产品。原先,村民在山地和坡地上种玉米、土豆等粮食,连自给自足都难以实现,但这些农产品的种植既不用砍树,也不会破坏自然环境,还能增加产量、用于外销,比较适合在这里推广,拓宽经济来源。”高琼仙介绍说,贡山县不同乡镇发展的产业不尽相同,比如海拔较低的普拉底乡、独龙江乡以草果种植为主,海拔较高的丙中洛镇、捧当乡则以旅游产业、羊肚菌种植为主。

12.jpg

丙中洛镇

 

    她分别举了一个例子。“我们独龙江乡有个斯拉洛村,离乡政府大约20公里,这里的村民以前常年躲在山上,住在非常原始的木楞房里,需要盐、米的时候才会下山,下来的人也不和其他村民说话,买完东西就匆匆回到山里,几乎和野人差不多。后来,县政府通过广泛动员,加快易地搬迁,开展乡风文明示范工程,也就是派志愿者教这些村民文明的生活习惯,还引进了一种叫做草果的林下经济。现在,他们能和其他村民正常交流,每家每户还种植了二十亩以上的草果,多的能达到三四百亩,去年草果的市场价格是每斤10元,全年最低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相比以前,每户家庭3000多元的年收入已有大幅提升。而种得早、种的多的人家,一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以上。”

13.jpg

当地村民丰收草果

 

    “当然,再好的东西,如果宣传不出去,人家也不知道。”高琼仙谈到,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产业扶贫更是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近几年,她所从事的县宣传工作也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主题,把关注点放在了产业扶贫上。“去年县里羊肚菌大丰收,但因为交通不便,出现了严重滞销。作为一种极珍贵的野生菌,羊肚菌通常生长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山上,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县全媒体中心了解这一情况后,通过‘贡山发布’微信平台、县政府网站,并联合州广播电视台以及央视等媒体记者进山采访,请记者到农户那里了解羊肚菌种植、食用情况,还举办了羊肚菌宴,后来成功解决了6吨滞销的羊肚菌。”如今,这些珍贵的农产品还能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贡山还因此获得了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荣誉称号。

14.jpg

珍贵的野生菌——羊肚菌

 

    “你看,你们中交集团的驻村干部也帮着做了产品推介呢!”李玉梅补充道,并向记者发送了一条题为“绿色贡山今天在京城奉上一场饕餮盛宴”的微信信息。原来在11月16日,贡山县政府与云南省政府驻京办事处、云南临沧市政府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主题为“爱心助力·云品进京——精准扶贫我们在行动”的绿色农产品推介活动,重点推介了贡山的20余种农特产品,组织者中就有一名来自中国交建的驻村干部。事实上自2016年起,已陆续有3位中交建设者到贡山县驻村挂职。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心、用情、用力为村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排忧解困,已经深深赢得村民的肯定。

 

希望老师能到大山深处讲课 

 

    “这是我第一次到天津,也是第一次参加企业培训,非常荣幸。这次培训虽然有7天,但时间安排得很紧凑,给我们授课的老师都是中央党校教授级的,老师讲课的底蕴深厚,思维跳跃,特别能吸引我的注意力。”“学员交流的这个环节很新颖,大家还分成小组做了团队破冰活动,加深了我们对于中交集团的了解,增进了双方的友谊。”谈及这场一行人跨越大半个中国前来参加的培训,李玉梅和李春都有一种“非常荣幸、不虚此行”的感受。

 

    “我毕业后就从北京回到家乡,三年都没有再出来,培训的机会也不多。这次培训和我们那里灌输式的学习非常不一样,记得第一堂课《回顾踏寻党的光辉历程构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和生动的故事来推进的,让人印象深刻,希望这些老师也能到我们的大山深处讲课。”高琼仙充满期待地说道。

 

    作为中国交建、中交疏浚开展教育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次培训在中交疏浚党群部门的精心设置下,配备了强大的师资力量,涵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解读以及企业党建、群团工作实务、团队建设等丰富的课程内容,让这些不远万里前来参训的特殊学员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思想的维度。

 

    培训期间,中国交建、中交疏浚还举办了一场“永远跟党走 建功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交建建设现代化天津主题成就展”,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了中国港、中国路、中国桥、中国隧、中国岛、中国装备和“一带一路”项目等一张张闪亮的“中交名片”,并回顾了1897年海河工程局成立以来,中国交建在津单位的创建历史,记录了改革开放至今,中交建设者奋力参与天津城市现代化建设,在战略合作、港口航道、市政路桥、海洋装备、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等各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15.jpg

“永远跟党走 建功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看了展览才知道,原来你们承建了港珠澳大桥70%以上的工程,真了不起,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中交做的都是‘国之大事’,我们做的则是让百姓富起来的事,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2020年让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很幸运能生逢这个时代,能认识你们,能够一起加入习总书记所说的‘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队伍里面,一起为新时代奋斗!”说着,李春激动地掏出了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家乡的风情图。

16.jpg

贡山风情

 

    “贡山这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这张图里就能看到。”只见蓝天白云掩映下,一条大江从高山峡谷间奔流而过,格桑花在岸上开得正艳,加紧作业的运石车辆则即将通过架在江上的一座桥梁。李春解释说:“这就是怒江,这就是贡山边境上的三座桥。第一座桥是茶马古道桥,建筑材料是人扛过来的。当时许许多多的人排成排,一个人扛一肩,愣是建成了这座桥,我的父亲还扛过铁索呢。中间这座是吊桥,原先能让车辆通行,现在是百姓的生产用桥。远处的第三座桥是已修通的丙察公路贡山段,从这里进入藏区能感受到最优美原始的风情。”

 

    “不可否认,我们那里的人是很穷,但我们非常热爱祖国、热爱我们的家,家家户户屋顶上都挂着五星红旗。每个星期一早上8:20,各个乡里、村里都要准时举行升国旗仪式。你们不能想象,国歌的声音穿过高山、越过大江,是多么豪迈、多么嘹亮!我们贡山现在正在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诚挚邀请你们一定要来看一看!”李春笑着说道。

 

 

(图文提供:赵芳璇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