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铭”船上的“牙医”

发布时间: 2019-10-20     来源: 中交疏浚天航局

船上有什么?有水手,有舵手,有厨师。“天铭”船就不一样了,船上还有一群专业又敬业的“牙医”,手下的“病人”满意度都是百分百。这事儿呀,还得从我刚到中交疏浚天航局“天铭”船的一天晚上说起。那天,船长芮海滨正在驾驶台跟我们这些新同事分享工作经验。

      “小石,你以前有接触过挖泥船吗?”

      “没有,我在学校里学的都是自航的货船。”

      “那你是怎样理解咱们这个挖泥船的?”

      我被问住了,对于挖泥船我还从未有过深刻的理解。我开始搜索脑海里所有关于非自航挖泥船的概念,结果是一片空白,像倒空的玻璃瓶一样干净。

      在我羞愧得无言以对的时候,芮海滨给出了他的答案:“其实,挖泥船跟我们人一样,有嘴有牙,有自己的消化系统。你看,船前的绞刀像不像人的嘴?把海底的泥沙碎石吃到嘴里咽到胃里;机舱的水泵像不像人的胃?把绞刀吃进去的这些东西消化吸收;那管道是不是人的肠道?把消化后的东西再排泄出去;要是吃到了不该吃的东西,就会闹肚子,那水泵是不是就会出问题?挖泥船,没有你想的那么难吧。”

      我被他生动形象的比喻给逗乐了,心中的疑惑也逐渐消散开。

      “你说绞刀齿像人的啥?”他向我发问。

      “像人的牙。”我有点不确定。

      “没错!什么样的牙口,吃什么样的东西。有的适合软的,就吃泥沙;有的适合硬的,就吃碎石。所以这个牙齿是很关键的。”船长满意地点点头。

      原本我认为复杂的理论,经过船长恰如其分的比喻,变得通俗易懂。而我也对陌生的挖泥船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人是有生命的,船舶机器也可以是有生命的。在孟加拉施工的“天铭”船,正在夜以继日地工作。长时间在水下挖泥的绞刀,经过河底泥沙持久地摩擦,绞刀上的“牙齿”磨损很快。犹如人的牙齿,长时间被蛀虫侵蚀,也会千疮百孔一样。对于靠“牙”吃东西的挖泥船,若是得了牙病,会影响挖泥的效率。

      为了保障“天铭”船的“牙齿”健康,船舶专门配备了一批技术精湛的水手,担当船舶的“牙医”。维护“天铭”船的“牙齿”,是一件细致而繁琐的工作。就如同去医院看牙病一样,也要经过一系列的过程。

      首先,“挂号”是免不了的。由于要保证工程进度,“天铭”船不能随意停止工作。只有等到管线维护或者是现场需要停工时,我们才能把伸到海底的绞刀抬出水面,这时便是“挂号”成功了。虽然我们有专门的“牙医”,但何时“挂号”却不由我们决定。

      然后就是“会诊”了。绞刀抬出水面,我们的“牙医”便早早地站在绞刀平台上等待。准备给绞刀齿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其实检查步骤很简单,一看二数三标记。绞刀一边慢慢地转动,“牙医”一边瞪大了眼睛,仔细瞅绞刀齿有没有损坏的地方,发现损坏,就用粉笔在上面画上一个白色标记。有时候工期紧,经验丰富的“牙医”也会被严重的磨损情况吓到:“刚换了才两天,怎么又是满嘴蛀牙?” “要是让你整天啃沙子,估计你的满嘴牙早就没啦!”一句打趣的话引得我们哈哈大笑。

      “会诊”之后,就要开始“拔牙”了。“拔牙”有点困难,绞刀齿长时间在海底运动,已经与齿座紧紧抱在一起。面对铁嘴钢牙,点燃气割机,蓝色的火焰在旧齿的根部持续燃烧,旧齿融化成红色的铁水,流出一条重生的痕迹。紧接着铁锤一阵“砰砰”敲打,“扑通”一声,旧齿坠入海底,激起四散水花。拔掉旧齿,安装新齿,当锁扣砸进“牙齿”与齿座间的缝隙,发出“啪嗒”一声的瞬间,给“天铭”船看牙就算是圆满结束了。这既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一项体力活,一整套流程走下来,“牙医”们早已大汗淋漓。

      船长把挖泥船比做人体,当时只是加深我对挖泥船系统地理解,后来便改变了我对生命的态度。这个世界不止是人类才有生命,花草树木,风雨云月不也是一种生命的形式吗?“天铭”船,也同样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为了完成共同的使命,两个不同的生命载体在异国他乡相聚,彼此呵护,彼此温暖。

人文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