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篷船上夜游锦江
乌篷船满载欢声笑语,划开波光粼粼的水面,兰桂坊、合江亭、音乐广场、安顺廊桥……沿途多处名胜犹如明珠散落江边。顺江而下,十二月市、十二月花等天府文化风貌,通过电子大屏、3D投影等技术在两岸河堤和建筑立面上徐徐铺开,令人目不暇接。
这个成都市时下最受欢迎的“夜游锦江”游玩体验,由天航局、中交生态和成都文旅集团合作打造的重点文旅品牌。5年来,天航局全面参与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打造了多项优质生态工程。不仅要让穿越城市的河流成为景观,更使其成为业态丰富、烟火味十足的生活空间,把“夜游锦江”打造成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承接这个项目,最重要的是保证有足够的水深,让乌篷船‘游’起来。”项目技术负责人陈泉介绍说。然而,锦江原本水位就低,不足以支撑游船自由航行,为此,只能修建闸坝蓄水,而锦江上原有闸坝均为橡胶坝,是一种比较陈旧的坝型,使用寿命短、维修频次高,升降坝速度慢、时间长,且无法通船。于是天航局决定在水文情况复杂的市区,将已有橡胶坝改造成为气盾坝,使升降效率提升20倍,运维成本也大幅降低;而在多砂、多石、多树的郊区,则新建液压坝,使行洪能力大幅提升,拉沙冲淤效果增强,为锦江清水长流提供保障。同时,还给所有闸坝增加船闸,实现游船梯级通航。
随着闸坝的陆续完工,住在锦江畔的李大爷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以前水流过坝的声音特别大,在家里都不敢开窗户。现在声音小多啦,尤其到晚上,我们都可以开着窗睡觉,一点也不觉得吵。”如此改观得益于接入智慧水务平台的控制系统,不仅水位调度更加灵活,还可以远程操控定时升降,在无须蓄水时及时减小水流噪声,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
“三、二、一!”随着倒数声结束,锦江两岸璀璨的光影划破天际,映照得江面熠熠生辉,流淌千年的锦江再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是2020年春节前夕,“夜游锦江”项目正式启动现场。随着闸坝项目的推进,2022年国庆节,延长至10公里的“夜游锦江”航线,成为全国旅游的一大亮点,7天内,夜游锦江项目整体客流相较上一年同比增长83.33%。夜幕下,流光溢彩的锦江满载着如织游船和绰绰灯影,奔流不息,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