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麻子”整形记

发布时间: 2023-07-03     来源: 广航局

“这‘砼麻子’真是太影响观感了。”看着一个个麻面的混凝土空箱,中交广航局京杭运河枣庄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负责人陈广云皱起了眉。

根据施工内容,项目要在运河航道两侧新建约28公里护岸,其中有4.6公里需要由1534个三四米高的混凝土空箱组成的装配式空箱结构护岸。而在典型施工后项目部发现,浇筑的空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麻面问题,像极了人高马大的精神小伙长了满脸青春痘,工人们还给这些空箱取了个外号“砼麻子”。

“我们得好好找找原因,治治这‘砼麻子’。”陈广云连续22天带着青年技术员们一个不落地检查空箱情况,认真寻找着空箱表面麻面高发的“症结”。原来,麻面现象主要表现为气泡密集、粘皮和表面漏浆,而现场的麻面空箱气泡密集现象占97.6%,粘皮和表面漏浆的出现也伴随着气泡密集。

“是不是空箱做得太高了?”“我觉得可能是工人操作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原材料或者配合比出了问题。”讨论会上,大家七嘴八舌找着原因。一轮头脑风暴,预埋排水管妨碍振捣、空箱过高、技术交底落实不到位等8个可能导致“气泡密集”的末端因素浮出水面。

尽管收获颇丰,但排除非末端因素的任务量更不可小觑。通过半个月的调查分析、对比、抽样检测、试验检测,青年技术员们发现“脱模剂选择不当”是影响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一开始觉得自己的‘认为’很有道理,观察、对比、试验、分析后才发现事实不是这么回事。”青年员工潘济民说。

在根据验证结果更换合适的脱模剂后,大家还没见证“砼麻子”的变身奇迹,气泡却还是一个个窜出来了,这意味着还有潜藏因素被遗漏了。接下来的几天,陈广云仍坚持每天到现场观察,寻找根本因素。

“40秒搅拌时间到。”工人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是40秒?”尽管这是根据搅拌楼、搅拌机、配料称等拌合设备及配套设备的性能共同决定的时间,但如果正是这种看似“科学”的设定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呢?

为验证这一时间因素,陈广云在试验室留置不同拌制时间下的混凝土试块来对比搅拌时间对空箱气泡数量的影响,以5秒为间隔,从30秒至80秒,使用11个搅拌时间进行混凝土拌制,每个拌合时间抽取3盘,每盘留置3组试块。最终他发现,相较于现阶段采用的40秒搅拌时间,搅拌时间为70秒时,空箱产生的气泡明显减少。

锁住混凝土搅拌时间这个“症结”产生源头,陈广云便着手针对性地整改、优化施工方案。在对使用新方案制作而成的65个空箱进行全面“体检”后,他发现,空箱麻面发生率已经降至合格标准,空箱表观质量大大提升,“砼麻子”脸变得整洁了。

如今,光洁硬挺的砼空箱临水而立,像哨兵一样列队守护着京杭古运河上过往的船只。“这次的经验不仅能加强对‘砼麻子’空箱的管理,还可以延伸到其他结构式挡墙、膜袋等混凝土施工管理中。”陈广云高兴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