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疏浚简史》(第三卷)行业专家评审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 2025-03-21     来源:

3月20日,《中国疏浚简史》(第三卷)行业专家评审会在北京市江苏大厦召开。交通运输部原部长黄镇东,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郑清秀,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徐光,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姜明宝,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原巡视员解曼莹,中国交建原副总裁、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周静波,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航道分会主任任建华,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志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经济师汤震宇,中国电建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代宝龙等10位行业专家参加评审会。中交疏浚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永满在会上致辞,中交疏浚党委副书记、总裁霍胜勇作总结讲话。

黄镇东指出,作为首部系统梳理疏浚行业发展历史的著作,《中国疏浚简史》系列丛书通过深入开展行业通史研究,填补了中国民族疏浚业空白,对体现疏浚行业自信、推动快速独立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对中国文明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史都有重要意义。他强调,《中国疏浚简史》(第三卷)要根据与会专家具体意见尽快修改完善书稿,争取早日出版。


评审组组长徐光、副组长姜明宝指出,《中国疏浚简史》(第三卷)系统地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疏浚行业的发展历史,内容丰富,体例完整,为后续学者研究中国疏浚行业的发展规律、行业特点以及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坚实的基础。他们强调,要进一步完善著作严谨性,持续优化,反复推敲,为成书面世扎实基础。


刘永满代表中交疏浚向与会老领导和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敬意。他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以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的根基,从历史深处把握人类发展大势,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交疏浚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动《中国疏浚简史》编纂工作,以文化自信推动疏浚事业在新时代不断迈向新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中交疏浚力量。


霍胜勇指出,在《中国疏浚简史》一、二卷的基础上,出版第三卷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完善行业历史脉络。填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疏浚行业发展历程的记录空白。二是见证国家建设发展。疏浚行业为促进国内外贸易发展、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作出积极贡献。三是体现行业技术进步创新。详实记录了中国疏浚装备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自主研制的过程。四是传承行业精神文化。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着新一代疏浚人继续努力奋斗。


中交疏浚于2019年启动编撰《中国疏浚简史》,一、二卷已于2021年行业专家评审会后正式出版。第三卷在2021年专家意见基础上,历时4年10余轮修改完善,已基本具备评审条件。评审会上,清华大学编纂团队介绍了编纂情况。专家们各抒己见,对《中国疏浚简史》的体例架构和文字内容进行点评。会上形成了《中国疏浚简史》(第三卷)专家评审意见,书稿将根据与会专家具体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中国水运建设协会秘书长张巧梅,中交疏浚副总裁张晴波,中交上航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顾勇,中交天航局原副总经理赵燕丽,中国疏浚协会秘书长,中交疏浚及所属天航局、上航局、广航局有关负责人,清华大学研究组团队成员参加评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