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软“硬骨头”助力项目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 2023-07-04     来源: 上航局

“赵经理,经过这段时间的试挖,咱们采用的新工艺使挖泥效率提高了近三成!”中交上航局“新海豚2”轮船长陈忠兴奋地对泰国马达普施工项目经理赵健说道。

“新海豚2”轮当前所在的马达普工业港开发三期(第1阶段)疏浚填海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港区航道和港池水域疏浚、吹填施工。马达普海域是一片从来没有开发过的“处女地”,常年频繁的潮起潮落使得海床上层覆盖着一层厚厚的中粗砂,下层是硬度较大的黏土层,中间还夹杂着很多硬质珊瑚礁块,坚硬的砂土严重磨损着疏浚器具,施工初期的挖泥效率和时间利用率迟迟提不上去。

作为上航局的主力绞吸挖泥船之一的“新海豚2”轮,自2018年起便扎根海外,在东帝汶帝巴湾、尼日利亚莱基港等诸多重难点工程中交付了一份份优质答卷。此次来到马达普项目,面对眼前的这片“硬骨头”,陈忠深知,提高船舶施工效率、降低刀齿和泥泵的磨损量,寻找一种新施工工艺势在必行。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忠发现泡在容器里的土质样品周围有一层细细的粉砂,他用手轻轻一捏,原本坚硬的砂土竟变得十分松软,一个新的想法在他脑海里蹦出,长时间的浸泡可以降低土质硬度,要是将当前分两层开挖的工艺改为一层大面积开挖,接着换个地方继续施工,等原来这一片区域的砂土经过海水的渗透软化后再回来,是不是挖起来会轻松得多。

不等多想,他连忙召集船干商讨。在听了陈忠的描述后,轮机长陆海焱点头说道:“松软土质对刀齿和泥泵的磨损小,这样备件的消耗量应该能降低,成本上可以节约不少,但是这样一来,挖泥深度也会加大,对柴油机的负荷也会相应增大不少,我们还需要计算一下主机的可承受负荷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大副李鹏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船舶每天刀齿的消耗量大概是80到100个,咱们可以安排船上的电焊工将换下来的两到三个旧刀齿堆焊成一个来用,这样每天可以省出20至30个,一个工期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呢。不过我也有两个疑问,第一,这样操作之后,省下的备件所获得的利益是否大于投入的时间成本,第二,经过堆焊的刀齿的可靠性怎么样,是否会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

陈忠思考片刻说道:“大家说的很有道理,看来我们还需要经过一番实际操作来验证一下,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这个方案可行,后续的施工效率将会大大提高。”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陈忠最终决定先试验一下这个方案。

会后,陈忠立刻向项目部沟通了关于优化施工工艺的想法,赵健也表示可以试挖一段时间看看效果。说干就干,随着新工艺的逐步实施,事实证明了柴油机负荷依然能够稳定在正常范围,经过堆焊的刀齿也牢固如新,船舶施工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正当众人欣喜之际,高频电话响了起来。“船长,这边出口浓度是增加了,但还是有一些较大珊瑚礁块,船上有没有异常?”

“海水能浸泡下层黏土,但是珊瑚石这类大的块石是软化不了的,咱们可以在吸口处再加上一些格栅,把大的石块挡在外面。”陈忠立刻组织水手们在绞刀头上安装上格栅。经过多次调试,在安装了三层格栅后,出口处终于没有了大的珊瑚礁块了。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新海豚2”轮的施工效率和时间利用率显著提高,原来施工120万立方米就要更换一套泥泵,现在测量下来能做到250万立方米再更换,施工成本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