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治报》:上海持续加强海域使用管理——202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 2023-06-09     来源: 《上海法治报》

6月8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殖放流活动在上海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区域内举行 记者 夏天 摄 

记者  夏天本报讯  昨天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六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我国确定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海确定的活动主题为“奋楫争先经略海洋”。昨天,由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上海市202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上海海洋论坛在奉贤顺利举行。

当日下午,由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主办的“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殖放流活动在上海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区域内顺利举行。主场活动向社会展示了上海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愿景蓝图,正式发布了2022年上海市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和上海市海域使用管理公报,市水务局(市海洋局)与致公党上海市委、上海交通大学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海交通大学启动了“大海洋出版工程”,上海市第二批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正式授牌成立,10支上海市建设现代海洋城市青年志愿服务队成功组建。同日上午,以“向海图强、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为主题的2023上海海洋论坛也成功举办,论坛围绕现代海洋城市建设、蓝色经济综合体、海洋生态修复等方面作了主题报告。《2022年上海市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上海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9792.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8%,占当年全市生产总值的21.9%,占当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0.3%。《2022年上海市海域使用管理公报》显示,2022年,本市持续加强海域使用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上海市海岸线修测成果;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加强长江河口海域重叠区域管理工作指导意见》要求,逐步构建“依法有序、权责一致、分工合理、运行高效”的重叠区域管理机制。“本次增殖放流区域在上海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区域内。该项目2022年7月开工,计划在今年9月底完工,主要任务是开展互花米草治理、本土盐沼植被恢复,同时开展消浪坝修复、人工鱼礁、牡蛎礁构建,计划分批次投放总量约40吨的底栖生物,包括在水上已建成牡蛎礁体内投放约1.3亿个牡蛎苗和4.6万个成体牡蛎。活动当天投放斑尾刺虾虎鱼、金钱鱼、暗纹东方鲀等水生鱼类1万余尾,缢蛏、青蛤、沙蚕等底栖生物600千克。通过投放本地鱼类和底栖生物,起到弥补海洋工程建设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的作用,同时,又可以进一步优化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中交上航局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经理聂凯说。此外,在“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期间,本市有关部门将开展“携手看海去”2023年“世界海洋日”上海青少年海洋知识传播行动、青年绿色营生态研学活动、海洋增殖放流、普法宣传、净滩公益、云课堂等系列宣传活动,持续广泛营造市民关心海洋、认知海洋、经略海洋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