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客户端:伊拉克青年:中国人为我们带来生机,我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发布时间: 2023-03-20     来源: 环球时报客户端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单劼 谢文婷】总部位于华盛顿的非政府组织“冲突中的平民中心”称,美国入侵伊拉克给巴格达留下的除了平民伤亡外,还有被破坏殆尽的重要基础设施。32岁的伊拉克安全工程师瓦利德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20年前美国入侵伊拉克时,他还是一名学生,而现在伊拉克已从战争走向重建。瓦利德称,作为伊拉克学校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给伊拉克带来希望,为伊拉克人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2021年年底,在伊拉克总理的见证下,伊拉克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以及中电国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两家中企将帮助伊拉克修建1000所学校。

除修建学校外,中国还在帮助伊拉克修建港口,在曾被称为“东方威尼斯”的伊拉克第一大港巴士拉,中交天津航道局员工正和当地人一起奋战在新港口一期疏浚工程现场。这是响应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重点工程,港池疏浚总面积约330万平方米,总工程量约4800万立方米,计划于2025年7月完工。届时,伊拉克新港口将成为中东地区最大港口,彻底扭转伊拉克海岸线短、港口吞吐能力差的状况。

“自我记事以来,我的国家每天都在打仗,我们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家园。每个人都渴望战后重建,渴望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参加新港口一期疏浚的伊拉克青年侯赛因表示,随着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伊拉克新港口迎来了中国建设者,他们疏通航道、建造码头、铺平道路,唤醒了这座沉睡40多年的港口。

伊拉克与中国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两河文明在古丝绸之路上相遇相知,历史文献中记载着大量伊中友好交往的故事。伊拉克也是最早加入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阿拉伯国家之一。近年来,中交天津航道局本着“优先发展海外”战略,为实现伊拉克战后重建、经济振兴提供着“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

项目施工员白翰学是侯赛因最好的中国朋友,他们年龄相仿,经常一起工作,一起聊天。“白(翰学)带我从基层岗位做起,面对面教,手把手示范,让我从行业新人逐渐成长,与其说他是我的朋友,不如说他更像是我的老师!”侯赛因介绍说。巴士拉被称为“世界热极”,夏季日平均温度高达50摄氏度以上,工作环境较为艰苦。作为当地人的侯赛因也主动帮助他的中国朋友们度过炎热的夏季。“每当看到中国的大船在海上施工时,我浑身就充满干劲,船身每移动一米,我离梦想就近了一步,中国人是友谊的使者,为我们带来生机,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侯赛因眺望着港口,激动地说道。

除了建学校、修码头外,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企业还在伊拉克参与油田、电站、水泥厂、水处理厂等建设项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历史机遇,将是伊拉克经济摆脱几乎完全依赖石油出口收入的机会。”塔米米说,正在重建的伊拉克充满希望并需要来自中国的经验,通过“一带一路”项目,伊拉克同中国的合作也将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