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效 | 小发明巧解施工大难题——记天航局“天麒号”二管轮汪迪

发布时间: 2021-08-02     来源: 天航局工会

“天麒号”上有这样一名职工,他平时喜欢开动脑筋,做一些实用的“小发明”,工作中他利用这些“小发明”解决了许多工作难题,为工程的如期履约奠定坚实基础,他就是天航局“天麒号”二管轮汪迪。

凌晨5点钟,机舱内“砰”的一声异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值班轮机员果断停车检查,发现2号泥泵大发机5号缸排烟管与缸头连接螺栓断裂,如果不及时修理继续施工,很可能引起机舱火灾,后果不堪设想。等待排烟管温度下降后,值班人员迅速对故障设备进行检查,当值班人员拆除排烟管防护装置准备更换螺丝时,发现8颗螺丝全部断裂,且断丝位于缸头体内部,如何快速取出断丝成了维修的难题,一时间修理工作陷入僵局。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旁边值班的机工提起:“上次,我见迪哥自己制作了一个小工具,取断丝挺好用的。”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迅速把汪迪叫了起来。

刚入睡不久的汪迪听说了具体情况后,立即冲到机舱。他仔细打量着螺丝的断面,8个高碳钢断丝, 8个不同的切面,如果用电焊焊接取丝,容易灼伤缸头内部丝纹,一旦内部丝纹灼伤,就得更换缸头,费时费力。汪迪盯着螺丝的断面陷入沉思,发现每个断面都有一个小凸起,脑海中突然蹦出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个断面凸起唤醒了汪迪取丝的思路。汪迪根据上次取断丝的经验,结合此次断丝的特点,把自己之前精心制作的2个取丝工具改了又改,便拿着他心爱的小工具开始了他的“取丝表演”。

只见他蜷缩在排烟管和缸头之间的狭小空间内,不停地更换着手中的工具,电钻、手锤、还有他自制的工具扳手,经过他的一番“表演”,顺利去除了6个螺丝,可最后的2个螺丝却让他犯了难,剩余2个断面比较平滑,凸起不明显,没有支点,自制工具派不上用场。

为了尽快取出断丝,汪迪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没有支点那就自己创造一个支点,他先使用电钻磨出一个凸起,然后再使用工具取丝。由于操作空间狭小,每一个动作都十分艰难,排烟管的余温持续烘烤着汪迪,尽管已经全身湿透,但是他丝毫没有休息一会的想法,因为他知道全船都在等着他施工呢!这一刻,汪迪将天航人不惧艰苦、战风斗浪、开拓向前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经过近2个小时的艰苦奋战,他缓缓抬起佝偻的身躯,半张的手臂打出一个OK手势,难题终于解决,“天麒号”恢复正常施工。

汪迪正是用这种认真负责、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默默践行、传递着中交疏浚一线职工的工匠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管轮,不能总是低头顺应干活儿,有时也要抬头思考,很高兴我的小工具能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汪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