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看台 | 从橄榄绿到中交蓝,一起来看上航局的武警官兵风采
中交疏浚职工之家
4月22日
“咚……”随着第281次振聋发聩的撞击,最后一套导杆式锤击柴油桩完美谢幕。
已是晚上九点五十分,上航局南浔智慧文创中心项目5号桩机现场负责人李伟在本子上记录下最后一组数据:33+6(米),第10套,共177套。
每天记录打桩套数是现场施工人员的“规定动作”,但记录桩锤撞击次数,这在工地现场真的是难得一见。翻开这位现场负责人的档案材料一看,才知道,这位黝黑黝黑的中年汉子竟是武警部队副团职援藏转业干部,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李伟,山西太原人,1982年9月出生,2004年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加入武警部队(交通武警),2006年9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为响应党的号召,2016年至2019年,主动援藏三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19年,因部队体制改革,再次响应党的号召,带着在部队获得的诸多殊荣、怀着奉献社会的满腔热情,在副团职岗位上恋恋不舍脱下军装,将勤劳善良、勇往直前、刻苦奋进和相伴16年的橄榄绿一起打进行囊,主动放弃公务员岗位,义无反顾选择自主择业,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毫不犹豫加入了上航局莆田项目部。
2019年10月,凭着在部队历练的成熟稳重和执着精神,过五关、斩六将,经过层层筛选,在数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李伟成功应聘至上航局中交浚浦建科。换上一身中交蓝,告别相聚不到一个月的妻儿,履职莆田项目部,再次奔赴一个崭新的战场。
2020年春节,恰逢新冠疫情暴发。李伟主动请缨,留在莆田项目部担负值班任务,并积极响应局公司和当地疫情防控指示,按时上报《摸排汇总表》《人员流动统计报表》《项目每日情况报告》《项目人员流动情况统计表》《防控登记表》等各类报表,及时做好上传下达等相关工作。期间,自觉落实隔离规定,一个月时间没有离开项目部一步,独自一人值班12天,起草《项目部复产复工策划方案》,调配防疫物资,严格执行各项防疫要求,直到正式复工。
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2020年12月14日,南浔智慧文创中心项目筹备工作紧锣密鼓。身为党员,李伟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带领另外3名入职不久的新同志,从福建莆田项目部马不停蹄直奔南浔项目部,行李还没放下就赶到工地现场察看地形。从白天的现场管理到晚上整理相关数据,从旁站监督到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从现场交底到各班组间的沟通协调……,36637平方米的工地上每一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
12月26日,南浔当地气温降到了-7°C。年关将近,适逢疫情骤紧,很多工人提前回家过年,工地人手严重紧缺。但是按照施工计划,工地上很多工作尚未完成。
为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施工任务,现场管理的同时,李伟直接投入施工生产一线,搬运材料、测量标高、安放电缆、埋设管线、清理场地,全然不顾冻得红肿的双手和耳朵。寒风凛冽中,肩扛管线、健步如飞的李伟,一如高举红旗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步一步迈向胜利、奔赴辉煌;红得发紫的脸庞,更为施工一线的党旗,增添了一份鲜艳!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经过数月筹备,南浔智慧文创中心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开工。掐指算来,来到项目部已经三个月时间了。三个月以来,李伟每天早上5点至7点,每天晚上10点至12点,是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按照他的话说,这叫“勤能补拙”。
正是这种夙兴夜寐、锲而不舍的精神,他才顺利通过了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市政、建筑增项)考试。为了全过程、全方位了解和掌握工程建设,目前正在备考一级注册造价工程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手到擒来”、“轻松拿下”。
身为项目部工程部副部长的李伟,是一名平凡的建设者,正如大海中的一艘小船,百舸争流中,勇立潮头,自强不息;逆水行舟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李伟是南浔智慧文创中心项目部四十名“中交蓝”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却代表着成千上万的中交人,为全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用活生生的事例描绘着建筑工匠们“开局就是开战,上场就是战场,起步就是高潮”的生动画卷。
“咚、咚、咚……”远处又传来了熟悉的桩机声,宛如吹响的冲锋号角,更像是一首团结胜利的凯歌……